打造文化支柱产业重在提升文化消费力
时间:2015-09-10 13:06 来源:未知 作者:杜辉 点击:次
中共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这不仅是国民经济产业升级的需要,也关系到世界文化强国目标的实现。作为区域经济,如何抢抓机遇,如何实现城市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同步发展,必将成为建设富庶美丽文明大连的重要课题。 一、打造文化支柱产业时不我待 文化产业的概念最早是由日本学者日下公人在20世纪70年代所著的《新文化产业论》中提出来的。所谓文化产业,从广义上讲,是指以物化的文化产品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服务进入生产、流通和消费的产业部门。按照2009年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开列的九大领域,文化产业至少包括: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 所谓支柱产业一般是指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相当比重且关联性较强的产业。一般应当占区域增加值的5%以上。世界上的文化强国,其文化产业早已成为支柱性产业,其主要标志为:一是文化产业增加值一般都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10%以上,其中美国超过三分之一;二是其文化品牌、文化理念、文化产品成为世界性标杆、标志和标准和楷模;三是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实现跨国经营和布局,例如迪斯尼、好莱坞等;四是文化贸易规模比重高,尤其是版权贸易为净出口;五是文化产业的运行规则成为国际通用规则。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报告,2010年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达11052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78%。另据文化部预测,按照平均增速估算,2016年我国文化产业的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达到5%,在全国范围内可以实现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目标。实际上一些文化产业比较发达的城市文化产业占比早就大大超过了5%以上。其中,2010年,北京文化产业占GDP比重12.3%;上海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9.6%;广东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5.6%;云南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6.1%。北京、上海、浙江、广东、云南、重庆、四川、河南、山西等诸多省、市都提出建设文化大省、文化强省的目标,都提出文化产业要高于GDP的增长速度。长沙市早在“十一五”期间就提出把作为长沙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其中确立了文化旅游、文娱休闲、卡通动漫、文博会展、文化体育、民间工艺等八大文化主导产业。杭州市确立了八大文化产业,在其下又细化为80多个小类。这些省市,文化产业已成为当地名副其实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但在诸多官方的表述中,文化产业的发展多是“将成为支柱产业”或者“具备成为支柱产业条件”,较为理性务实。 大连作为国家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占据风景秀丽的海岸资源,拥有众多的大专院校和文艺团体,藏有大量人文历史遗迹,建有现代文博会展设施,具有把文化产业建成城市支柱产业的良好基础。大连市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这些年连续多年超过全市GDP增长幅度,已成为我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2010年我市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175亿元,占GDP比重的3.5%。其中,新闻出版发行、广播电影电视、动漫游戏、文化旅游、演艺、网络服务等成为我市文化产业的亮点。 中共大连市委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建设富庶美丽文明大连的任务,我们要紧紧抓住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部署的大好机遇,以政府为主导,以文化体制改革创新为突破口,力争在新闻出版发行、广播电影电视、动漫游戏、文化旅游、演艺、网络服务等行业有一个大的飞越,到2015年将我市文化产业占地区增加值比重提升到5%以上,使我市及早进入全国文化产业的“强市”行列。 二、以扩大供给开发大连文化消费力 相对于其他城市,从总体上来说,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相对较弱。文化产业观念相对滞后,缺乏前瞻性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文化单位呈小散弱状态,缺乏活力;文化产业体制机制不活,文化管理政出多门,缺少整合;投融资渠道单一,产业社会化程度较低;文化经营型人才严重缺乏。其中,尤其是城市文化消费力不足,低于一般省会城市,制约了我市文化产业的发展。 所谓文化消费力,是指一个区域经济中,全部消费能力中用于文化消费的比重。可以用单位收入中文化消费支出的比例来衡量。公式为: 文化消费力 = 文化消费支出/全部消费支出×100% 文化消费力也可以用文化消费边际消费倾向来表示:公式为: 文化边际消费倾向 = 文化消费支出增量/收入增量×100% 文化边际消费倾向主要是动态地表明伴随城市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文化消费的速率和变化率。每个家庭和每个居民都可以随机测算自己的文化边际消费倾向。即测算每个月自己用于购书刊、购影视文艺演出票、参观会展、网络文化付费等增加量开支占每月新增收入的比重。 决定一座城市文化消费力的因素很多,不仅包括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的高低、增长速度和恩格尔系数,也与城市的文化积淀和市民文化构成有很大关系。 就文化来说,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从狭义上讲是指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种制度等。从广义上讲,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就区域文化来说,一座城市或区域的物质文化积淀主要由史缘、地缘和业缘三个基本因素决定。史缘由一个地区的历史而形成。大连相对于西安的古典文化、南京的六朝古都文化和北京的京都文化来说,百年城市历史遗留的更多的是殖民地文化,包括建筑风格、城市基础设施等;地缘由一个地区的地理特点决定。大连作为沿海口岸城市,不同于内陆中原文化,市场交易带有明显的海外文化和移民文化特征;业缘是由一个地区的产业构成决定的。大连的口岸加工、外贸加工、外经外贸的特点也决定大连城市文化时尚而不保守。这些特征决定了大连城市文化市场具有四个基本特征: 其一,物质消费力高于精神文化消费力。2010年在16个被调查的城市中,大连的恩格尔系数最高,为40.9,即食品消费占比高于其他城市。相比之下恩格尔系数最低的是北京,为30.7,其他的济南为31.6,南京32.9,深圳33.0,杭州33.3,西安33.5。 其二,历史文化产品和交易短缺,开发不够,居民和外地游客历史文化消费需求不强,相关产业不发达。 其三,居民文化结构和口岸贸易的产业结构导致城市文化多元化、多样化,缺少主题性文化消费需求,文化消费指向不集中,影响文化产业集中度不高。 其四,居民文化倾向比较务实,创新性文化不足。印刷品、影视娱乐、网络游戏等一般性文化消费比重较大,创意设计、高端演艺等产业发育不足。 由此可见,大连的文化消费力的培育在于扬长避短。一方面,伴随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快速提升和恩格尔系数的提高,逐步提升文化边际消费倾向;另一方面,在于依靠“供给创造需求”原理,大力开发文化产品和服务,创造城市文化需求。 六中全会提出,要把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考虑大连的特点,“供给创造需求”,主要应当考虑重点开发以下产品: 一是要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品供给。要积极扶植以平面设计、动漫画设计、影视制作、网络游戏、三维设计、工业设计等为代表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要充分利用我市国家级软件开发服务外包基地的优势,以动漫产业为龙头,以工业设计为重点,通过软件开发、出版、广告、电影、电视、广播、设计、视觉艺术、工艺制造、博物馆、音乐、流行行业以及表演艺术等相互融通,造就一个崭新的创意示范城市。 二是要大力发展会展文博旅游业供给,打造世界品牌。要利用现代化技术和精密的内部分工,建立起从信息搜集、市场调研、立项公关、招展招商、整体设计、广告、储运、保险、通关、布展、礼仪接待、现场服务,直至跟踪反馈展后市场等一条龙系统工程,打造会展名城。要搞活文博业,要深入发掘大连历史文化底蕴,以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以及与重大历史事件、著名人物有关的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实物、代表性建筑为载体,打造大连历史文化品牌和革命文化品牌。积极筹建东方艺术博物馆、近代史博物馆、古墓博物馆、民俗博物馆和中华工学会纪念馆。要加强以会展文博、节庆古迹观光为龙头的文化旅游设施建设,努力把我市建成有特色、有文化品位旅游名城。 三要大力拓展文化演出娱乐业供给,努力提升我市的艺术品位。要继续实施文艺精品工程,提升大连在电视艺术、文学、摄影、美术、京剧戏剧、杂技等在省内乃至全国的地位,争取每年都有一批优秀作品获得国家级奖项。要进一步发挥我市“电影院线公司”的优势,要向电影制片业、电影后产品开发业等领域扩展,力争形成自己的制片、发行、放映一体化体系。要把现有娱乐设施的现代化改造与功能性开发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吸纳社会参股,开发建设一批内容健康、娱乐性强、科技含量高的大众娱乐项目。要积极推进演出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集中力量办好有影响的大型艺术展演活动。 四要加快网络文化产品的供给。要借助“数字大连”建设,以信息技术提升出版、广播电视、音像制品、媒体软件、广告设计等产业价值。要实施文化遗产和文化资源的数字化战略,广泛开展对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书店等公共资源领域的数字化、网络化改造。要抓紧推进“三网”融合的数字化进程与商业化试播、数字视音频发射设备与接收终端、交互式数字有线电视网络改造与建设、文化原创、文化遗产与公共资源的数字化改造、大型专业网站等一批重点项目。 三、以体制机制创新推进我市文化产业做大做强 根据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精神,应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体制机制创新。 第一,在深化国有文化单位改革方面,要重点做大做强文化传媒集团,加快传媒企业上市步伐。目前,我市作为全省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城市,主要改革任务已基本完成。市、区两级所属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已有25家单位完成改革工作;全市5家地方和高校出版社、市区(县)两级7家新华书店和7家影院发行放映体制改革任务全面完成。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以广播、电影、电视、传播网络、网站和报刊为主业,兼营其他相关产业,计划用5~10年的时间,建成世界一流的新闻文化集团。下一步,我们一方面要做大报业集团。要依托大连报业集团,抓好重点期刊的建设,优先发展填补大连市空白的报纸、期刊,积极扩大报刊总印数,更多的期刊要达到省一级期刊标准。力争将大连报业集团建设成为东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一流、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强势报业集团。另一方面,做强广电集团。要借大连广电集团成立的契机,利用广播和有线网络的优势,积极开发数据传输、远程医疗、网上教育等业务,进一步开发和优化频道、节目资源。实现大连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上星,电视和广播各个频道节目实现数字化播出。将大连广电集团建设成为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性强势电子媒体。要加快传媒集团的上市步伐。 第二,吸引民营资本进入文化产业,建立多渠道投融资体制,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入。目前全国有国有文化企业2000多家,但民营文化企业达7000多家。浙江省共有民营文化企业4万多家,投资总规模达230亿元。2002年4月,上海一批市属老牌文艺院团通过授权,委托给一些有实力的媒体和其他社会单位来进行管理,许多院团通过托管,不仅壮大了实力,而且还激活了艺术生产,优化了资源。上海以政府公共投资和企业投资相结合的方式,建成一批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文化设施。借鉴外地经验,我市一方面要增加政府投入,更要通过政策引导鼓励企业、社会乃至个人的投资。区分垄断性文化行业和竞争性文化行业、盈利性文化行业和公益性文化行业的不同,实施政府财政投入的战略性调整。对图书馆、博物馆、文物馆、艺术馆、文化馆(站)等非盈利性文化单位和行业,主要由政府负责投资,并形成财政投入和社会捐助相结合的良性投融资机制。对演艺、音像、娱乐、职训、竞技、广告、服务等以盈利为目的的竞争性文化行业,要降低准入门槛,积极支持集体、民营、外资和自然人等各种投资主体参与投资经营,鼓励社会各界投资兴办文化企业、经营文化项目。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吸引外资方式,包括以境外电视频道有限落地的方式引进外资。2006年华谊兄弟公司以《集结号》为融资项目,从招商银行拿到了第一笔文化项目贷款。目前凤凰卫视、美国星空卫视和华娱电视等已进入广东有线电视网;以合作的方式引进外资出版集团的中文版,以及合作出版中文刊物;引导大型报业集团、出版集团和门户网站到国外证券交易所上市等。 第三,更新观念,完善政策体系。制约大连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观念滞后。要按照六中全会的要求,对文化领域的不同企事业单位,进行分类指导,对经营性、半经营性和公益性文化单位要实行不同的管理方式。要资助像图书馆、博物馆等公益性文化机构和团体,同时还要加强其内部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的改革,提高文化资产的运作效率和服务效能;对经营性文化企业,必须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行改造,使他们直接面向市场,在市场竞争中增强活力。要完善扶植文化产业政策,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对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兼容的报纸、广电等媒体,可将其广告和其他经营部分剥离出来,转为企业,在市场中做强做大。目前大连市的文化产业还处于初级发育阶段,要制定一系列扶植政策,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在财政投入结构和投入方式方面,要增加用于扶植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性专项资金。在税收方面,要通过差别税率政策,调控文化产业的总量规模和水平。还要制定公平竞争的文化市场规则,把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活动纳入法制轨道。 第四,要积极筹建各种文化产业园区。目前全国以各类名义运作的文化产业园区,多达300个。单是北京就有文化产业集聚区21个,上海75个,江苏建成或在建的超过60个。这种颇具中国特色的“园区经济”,不仅被移植到文化产业领域,且迅速从一线城市扩散到二三线城市。令人遗憾的是,这么多园区,这么多优惠政策,却打造不出几个响当当的文化产品。以动漫产业园为例,全国大大小小十几个,这些年获得持续成功的产品线,除了“喜羊羊与灰太狼”,也就寥寥无几了。我们要借鉴深圳等城市建设文化产业园区的经验,制定相关优惠政策,积极扶植推进动漫制造、工业设计、翻译文化、影视创作、文化传媒等文化创意产业基地。使之最终实现加工制作、孵化培育、培训、会展交易、研发设计、投资等六大功能,以搭建完整的文化产业链,推进文化产业集群的形成,以带动全市文化产业的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大连市的探索和经验
- 下一篇:“弱复苏”背景下的大连增长路径